正法宝殿

标题: 佛教常识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破除    时间: 2018-12-27 18:32
标题: 佛教常识

【无苦、集、灭、道。】(破声闻乘)

解:
一、苦:指苦谛。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,这是现代汉语对苦的定义。
在佛法中,逼恼身心谓之苦。佛地经云:[逼恼身心名苦。]身心不自在,受到种种逼迫和烦恼缠缚,这就是苦的意思。苦有三苦、八苦、无量苦,前文已释。
苦是一种果报,一种结果,一种事实真相。生死是苦,轮回是苦。那么其原因是什么?是集。集是苦之因。
二、集:指集谛。集,是聚合的意思,有招聚之义。若心与结业相应,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,故称集。集谛即见思二惑。
一见惑者,谓意根对法尘,非理筹度,起诸邪见,如外道之计断、计常乃至有无等见,是名见惑。二思惑者,谓眼耳鼻舌身五根,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,贪爱染着,迷而不觉,是名思惑。烦恼是生死轮回的根本,这根本指的就是见惑与思惑。集是苦之因,苦是集之果。为什么我们会轮回受苦呢?烦恼未断故。
三、灭:指灭谛。灭,原意为火熄。梵语涅槃,又作泥曰、泥洹、泥畔、涅槃那等,旧译为灭、灭度、寂灭、不生、无为、解脱等,新译为圆寂。这里单译灭为正翻,其余为义翻。
涅槃经四曰:‘灭诸烦恼,名为涅槃。离诸有者,乃为涅槃。’所以灭乃是灭尽烦恼的意思,而非断灭见。大乘义章十八曰:‘外国涅槃,此翻为灭。灭烦恼故,灭生死故,名之为灭。离众相故,大寂静故,名之为灭。’这个解释就十分清楚明了。《增壹阿含》卷二十三云︰‘一切行无常,生者必有死。不生必不死,此灭最为乐。’又《法华经》卷一云︰‘我虽说涅槃,是亦非真灭。诸法从本来,常自寂灭相。’(此谓诸法本来即是寂灭相,非离生死之外而别有寂灭涅槃之境。)
灭是一种结果,道是其因。
四、道:指道谛。道本意是路、途径的意思。俱舍论二十五曰:‘道义云何,谓涅槃路,乘此能往涅槃城故。’法界次第中之下曰:‘道以能通为义。正道及助道,是二相扶,能通至涅槃,故名为道。’略讲就是戒、定、慧,广论则是三十七道品,所谓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,是为七科。
道能断生死,能通向涅槃。道是灭之因,灭是道之果。
小结:
苦集灭道就是佛所说的四谛,又称四圣谛、四真谛,是圣者如实所见之真理。涅槃经十二曰:‘苦集灭道,是名四圣谛。’《大毗婆沙论》云:“实义是谛义、真义、如义、不颠倒义、无虚诳义”。此苦集灭道四谛之理,唯为圣智所知,非凡夫所知,故云圣谛。圣谛是指圣者所知一切寂静之境界,系佛教之根本大义
作者: 护法    时间: 2018-12-27 18:36
顶礼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!
作者: 普照    时间: 2018-12-27 18:40
顶礼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!




欢迎光临 正法宝殿 (http://www.zfbd108.org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