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法宝殿

标题: 佛教饮食之道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super    时间: 2011-11-14 07:59
标题: 佛教饮食之道
佛教饮食之道


  佛寺斋堂称为五观堂,为何称之五观堂?因为佛制比丘,食存五观,如果用斋时,散心杂话,则信施难消,由观想此五事之故,斋堂又称为五观堂。依名显义,五观堂意味著行者用斋进食也是一种修行的重要课题。
  
  佛法与生活本是融合的,随时随处皆是我们进道修行之胜缘。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,喝茶吃饭,无不蕴藏了无限的禅机,日常生活的起心动念,言语举止,也无不是修行的对象。从前的高僧大德生活简朴,粗茶淡饭,而怡然自得,现代的人豪华奢侈,山珍海味,却烦恼无尽,这就是有无修行之间的差别。所以,佛门弟子在受用饮食时,当不离修行本分,各自正念摄心,作五种观想:

  一、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:

  凡受食时,应知食物得来不易,需要许多因缘条件共同成就,如吃进口中的一粒米,就须经农人辛苦耕种,再经工人碾轧去壳、商人搬运贩卖以及家人水洗烧煮等,由此可见粒米功德,岂是金钱所能衡量?

  所谓“佛观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”,故我们对于现成的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,应有一份惜福和感恩的心。

  二、忖己德行,全缺应供:

  凡受食时,应思量自己的德行及所作所为,到底具有多少福德可受此供养?自己是否有资格受此美食?

  修行人每天要检查自己,省察一下,从早到晚是如何对待佛法?持戒了吗?精进了吗?忍辱了吗?入好久的定?在定境当中,开敷什么智慧?悟了多少?慈悲众生了吗?如果没有修行,则德行全缺,便不应受此食。藉此警醒自己精进修行,常怀一份惭愧的心。

  三、防心离过,贪等为宗:

  凡受食时,应慎防己心,远离贪、嗔、痴三种过患:于美食不起贪取心,见劣食不生嗔恚念,时时自我觉照,观一切饮食皆为众缘和合,莫恣意贪图美味。

  一般人在吃的方面,总是千般挑剔,万般捡择,须知食物能滋养我们的色身,固然是重要,但如过份贪著,没有节制,常随自己喜好而暴饮暴食,则必伤害身体,故谓“五观若存金易化,三心未了水难消”。又佛寺用斋叫做过堂,意即告诉我们吃饭只是经过斋堂一下,如同“百花丛里过,片叶不沾身”,不可对食物起贪嗔念头,要防止自己三业放逸,保持一份平等和离欲的心。

  四、正事良药,为疗形枯:

  凡受食时,应视食物为健身疗病的药物,所谓民以食为天,如果没有充份的饮食营养,生命便会枯竭,人就无法生存,故受诸饮食,当如服药,并非为满足口腹之欲。

  既然如此,则饮食不应只在美味上著意,自己饱腹后即不应再贪求,就如生病须服药,病愈康复则不需再用药。在接受饮食时,切莫用轻慢心去受食,应有一份警觉的心。

  五、为成道业,应受此食:

  凡受食时,应知一切所食皆为资身修道之用,每日三餐,只是为了维持健康的身体,令色身能够继续修行,以成就道业,利益众生。既是为成道业,因此当发道心,勤奋用功,保持一份精进的心,方堪受食。

  此五种观想的次第,初即观食,次是观身,后并观心,一切须在修行办道上相应。

  黄蘖禅师曾云:“终日吃饭,未曾咬著一粒米。”此即透露出行人用斋时,面对诱人的美食欲境,依旧要保持观照的工夫,端身正坐接受饮食,收摄自心不起分别,不住著食物的色香味,不计较食品的好坏,不拣别食料的精粗,以随缘自在的心念,进食前修持五观想,自思惟:是不是德行无缺?能不能防心离过?有没有认真办道?能够怀抱这样的心进食,才是合乎佛教的饮食之道。

转载自佛教正法中心
http://www.tbdchq.org/menu.php?cat=detail&id=1255151484


作者: 感恩    时间: 2013-3-19 16:43
吃饭也是修行啊
作者: 红季42    时间: 2019-4-7 06:39
修行在当下,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
作者: 韩巧蘭    时间: 2019-6-18 12:57
修行在当下,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
作者: w15247596720    时间: 2019-6-18 21:47
佛法在世间觉,佛法融入生活,随时随地饮食起居无不修行。
作者: w15247596720    时间: 2019-6-18 21:49
顶礼膜拜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顶圣如来
作者: w15247596720    时间: 2019-6-18 21:50
修行在当下,成就在今生。
作者: w15247596720    时间: 2019-6-18 21:51
顶礼膜拜南无阿弥陀佛




欢迎光临 正法宝殿 (http://www.zfbd108.org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