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法宝殿

标题: 从溥仪鉴别古画说起,眼见未必为实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虔诚心    时间: 2022-6-12 21:21
标题: 从溥仪鉴别古画说起,眼见未必为实
  前两天,笔者看到某收藏家向末代皇帝溥仪展示收藏品的视频颇有意思,在此与大家分享。
  
  有一天,某收藏家邀请溥仪到家里做客,他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一幅古画出来请其品评。这幅古画是明朝一位著名画家所作,已经过两三个举足轻重的艺术大师鉴定认可,可称得上是一件国宝级的收藏品。
  
  那个时候溥仪被劳动改造后,已褪去皇帝的光环,成了北京的一个普通老百姓。谁知,他看完这幅画后,说了一句出人意料的话:“这个东西不对!”
  
  收藏家一听,脸当时就拉下来了。在当时的收藏界,这位收藏家相当于现今家喻户晓的“马未都”。如果连他都看走眼,那以后如何在收藏界立足?所以溥仪否定的不只是这幅画,他在质疑这位收藏家的专业知识和鉴赏眼光,这简直就是在打收藏家的脸啊!
  
  收藏家就问溥仪:“你说说这个东西怎么不对了?你看看这个落款,你看看这个纸纲,你再看看这个画风,这个墨,这个彩,你看看……”一连串的术语往外冒。
  
  溥仪听着一直在点头,随后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你说的这些都对,但这个东西不对。”
  
  收藏家继续寻根问底:“为什么不对?”
  
  溥仪接着说了一句令收藏家无言以对的话,他说道:“因为它和我当初在宫里看的不一样!”
  
  溥仪并没有用专业知识去否定这位收藏家,没有说我当初在宫里学的是什么鉴定标准,但是他从小就没看过赝品!因为宫中无赝品!他从小看的所有古董、艺术品都是正品、精品。所以当他看到假的东西,他并不能从学术层面说出这个东西用什么工艺造的假,他只知道一点——这个东西和我当初看到的不一样。
  
  看正品多了,自然赝品也就无从遁形了。这跟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”是相同的道理。
  
  这个收藏家拘泥于自己的所学,凭经验而误认赝品为正品,可见眼见未必为实。因为他犯了所知障,坐井观天认为眼前的天空就是整个世界,凭经验画地为牢,闹了一出“乌龙事件”。
  
 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在《世法哲言》中如是说:“认旧知而为理,睹新见乃为邪,是为所知障犯。恒持所知障,必当渡愚痴,怎入聪明耶,更况智慧乎。”
  
  读了这则哲言,我懂得了:凡是把自己已经拥有的旧知识作为唯一正确的道理、作为真理,而不再吸收新的知识,并且把新来的知识、鉴地视为邪见,即以自己的旧知识为标准,将任何新来的、不符合自己已有知识的东西都拒之门外,并打为歪门邪道的人,这种人就犯了所知障。一旦犯了所知障,就会渡入愚痴的境界,怎么变聪明,又怎么开智慧之门呢?
  
  无知并不可悲,可悲的是有人不承认自己的无知。拒绝进步,那就是在故步自封。就如前文所述的收藏家,眼见未必为实。我们要勇于求知,才能更好地开敷智慧。
  
  试想我们一生能掌握多少知识?就算你一天读完一本书,一百年也只是读三万六千五百本,再除去吃饭、睡觉、娱乐、工作等时间,一生又能读多少书?就算你过目成诵、记忆超群,一个人能掌握的知识在宇宙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。
  
  若因为自己闻所未闻,便执拗地一概排斥否定,拒绝深入事物本质的行为,无异于一叶障目、掩耳盗铃,将自己浅薄的凡夫知见凌驾于浩淼无际的宇宙真谛之上了。最终,害的还是自己。
  
  因此,在未知或已知的事物面前,我们都不能犯所知障,要保持谦虚谨慎、终生学习的心态,这样才能在现有基础上,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。
  
  正所谓:突破自我,拥抱未来!
  
  撰文:在路上
  编辑:悦色
  
  (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,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。)
 






欢迎光临 正法宝殿 (http://www.zfbd108.org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